信用信息站内文章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信用知识

别拿“无人商店”考验社会诚信

时间:2014-02-19 11:44:03来源:网络

“老板不在家,东西随便拿,记得付钱呦!”这是石家庄市一家“无人商店”挂出的告示,这家商店除了店主早晚开关门、补货,其他时间无人看管,也无任何监控设备,取货、付钱、找零全凭顾客自觉。营业一个半月以来,店内丢失钱物总价值约400元,但店主张沙沙初衷不改:“我相信能改变一部分人,提高社会的诚信水平。”(7月18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
“无人商店”旨在呼唤社会诚信。诚信是一个好东西,于是“无人商店”在各地不断涌现。有人偷拿了“无人商店”的钱物,当然是不诚信的表现,于是遭到舆论的鄙视和批评。不过,我对此却有另一番看法:以“无人商店”来考验社会诚信,本身就是有问题的。

人当然应该讲诚信,任何时候都不能见财起贼心。但换个角度说,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以防别人起贼心、犯错误,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别人负责任,是一种“善”;反之,把东西置于无人看管之境,会诱发一些人内心的不道德因子,甚至会把原本没有贼心的人引诱成偷盗者,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诱导别人犯错误,是一种“恶”。“无人商店”的问题就在这里,它严重脱离现实社会的诚信水平,以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考验人们的道德操守,要求人人都做道德君子,怎么可能呢?

为进一步讲清这个道理,不妨拿反腐败做类比。官员当然应该廉洁奉公,而要达此目的,就必须对权力进行严格约束,也就是看管好权力,以防被官员滥用,在某种意义上,这是对官员负责,是一种制度之善。反过来说,如果不把权力关进笼子,置权力于无人看管之境,官员可以任意使用,那么原本廉洁奉公的官员,也可能经不起诱惑而贪腐,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官员不负责任。“无人商店”与不受约束的权力何其相似,我们不能拿不受约束的权力来考验官员的道德水平,同理,也不宜拿“无人商店”来考验人们的诚信水平。

在任何时代、任何国家,人们的道德诚信都是分上中下的;即使同一个人,在不同环境下、面对不同的诱惑,其道德和诚信表现也会不同。人性是有弱点的,自私自利便是弱点之一,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。正因如此,才要加强道德和诚信建设。但我们所追求的诚信,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,也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,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,而应在假定人性自私的前提下,通过约束和惩戒机制让每个人不敢太自私,不敢损人利己,不敢为所欲为。也就是说,诚信建设要靠约束和惩戒,立足于防止一些人不讲道德和诚信,而不能完全靠自觉。

扫一扫,关注云南省信用公共服务平台

关于我们|服务合作|内设机构|联系我们|版权声明|网站地图|

云南省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版权所有|云南网警||滇ICP备19011447号

电话:0871-65185315传真:0871-65185315投稿邮箱:2873715616@qq.com 值班编辑QQ:2873715616广告投放:0871-65185315

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:云南省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15300000546661901 滇ICP备19011447号

免责声明:云南省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有侵权,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,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

Copyright © 2012-2024 www.cncpsp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